温馨提示:
动物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因此很多人都会亲切地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养。可是,生活中虐待小动物如虐猫、虐狗、虐熊等现象却时有发生,其中除了不谙世事的儿童外,还有相称一部分是成人所为,这不仅让人有些费解——为什么这些人的心理变得如此残忍,喜欢从血淋淋的虐待中得到快乐?
案例
一些儿童以虐待小动物为乐
杨女士为了让自己常常一个人在家的五岁的女儿排遣寂寞,给她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一开始,女儿和小狗玩得很开心,可是慢慢地她发现,女儿常常虐待小狗,不是把小狗的腿打断了就是烧小狗的毛,而且以此为乐。杨女士非常担心,怕女儿长大后会变得性格凶残。
无独有偶。韩先生在一家私企工作,平时工作很忙,而他妻子是医生,两人平时都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可是,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夫妻俩却常常指责孩子不争气。有一次韩先生惊疑地发现,孩子正在用针刺他家的小京巴,孩子好像很高兴,还看到了孩子久违的笑容。
原因
孩子借虐待小动物寻求发泄
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教授介绍说,虐待这种行为会给他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恐惊,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被强迫以自己不情愿的方式去做一些事情。
虐待包括使用人身暴力和性暴力、威胁和吓唬、情感虐待和经济剥夺。儿童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可能是孩子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是孩子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有的孩子虐待小动物,一是想用欺强凌弱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再就是孩子被别人欺负过,曾经寻求帮助或者只是期待着情况改变,结果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情神压力也让孩子无法以准确的心理状态对待事物,最终演变成压力下的情绪爆发。“人类个体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激发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番。”
后果
不良行为易使人格偏离
郑教授说,成人的很多能力和人格大都形成在幼儿时期,这是心理学上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的感受爱的能力,敏感期也是在童年。所以,如果在童年时期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爱或者没有加强这种感受的机会,有可能就失去了这种能力。如果在后来的成长环境中没有好的人际交往,失去了调整的机会,就会形成人格的偏离。现在的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一方面要对付繁重的学习,另外还要在家庭过严的教育下成长。家长都望子成龙,然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毕竟有限,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渠道进行缓解。这时,有些孩子就会做出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另外,常常施虐者成人后也易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私欲极重,对社会对他人冷酷、缺乏好感及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
解决方案
如何纠正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
韩先生在发现孩子有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后,和孩子进行了交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和妻子加强了对孩子的关心,还常常领着孩子到动物园、海洋馆,给孩子讲解小动物的可爱、动物对人的益处,慢慢对孩子进行引导,后来,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没再发生。
专家指出,从普遍意义上讲,要纠正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首先要找出造成孩子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减轻、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在生活中要对孩子多些关心;当孩子在学习、交往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家长要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做孩子的好朋友,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温和爱。另外,还要对孩子的不当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
最好别让孩子看到你一丝不挂的样子,尤其是异性父母与子女。裸体的异性父母可以引起孩子的性冲动,这...
儿童心理专家的育儿经:先生觉得对孩子应该自然,不要过于关心他。那样会给孩子压力。父亲节那天,孩...
实际上,声音比长相、形体更相像。如果父亲笑声爽朗,妈妈碰巧又是大嗓门,很难想象孩子会是小声小气...
宝宝在子宫时,周围的环境是封闭的,出生前他听得最多的,就是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声音,也就是类似于...
俗话说,‘男孩儿要穷养,女孩儿要富养’,不是没道理的。现在想来,我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钱,没...
有的儿童特别胆小,这种恐惊有年龄特点,有时也是暂时的,有些恐惊会随着儿童的发育而逐渐消失。中国...
当宝贝失败时,内控型妈咪往往更多的看到宝贝在这个过程中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将失败归咎于宝贝,却...
父母感情不和,他们养育的婴儿也总显得很忧郁。如果夫妇每天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很多宝宝爱发呆,家长总是担心会不会是因为孤独症惹的祸,爱发呆宝贝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发呆其实是一个...
情商与智商(IQ)两者互异,但并不冲突,它们之间互相制约联系,共同影响人的一生。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如...
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恐怕孩子在每一位家长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
调查:吵架比离婚更伤害孩子心灵,孩子看到父母吵架会感到非常恐惊:一方面,他看到父母情绪都失去控...
研究表明,婴幼儿确实具有性欲的,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从出生时开始,婴儿便有着能使自己身体...
孩子是个夜哭郎该怎么办?严格禁止如此对待“夜哭郎”,发育快的孩子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时即能区分昼夜...
婴儿 在学会说话以前,有着丰富多彩的体态语。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和手势的变化。在1岁以内,有成百上千...
问:我们幼儿园有些小朋友特别爱告状,有时两个小朋友发生纠纷,两个人都向老师诉说对方的不是。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