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男科医院 > 勃起功能障碍 > 精囊炎 > 新生宝宝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新生宝宝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时间: 2010-04-06 08:47  来源: 中国孕妇网  点击: 次  字体:   

温馨提示: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精囊炎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精囊炎的防备尤为重要,所有精囊炎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精囊炎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性欲减退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精囊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精囊炎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1)如果精囊炎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精囊炎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精囊炎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精囊炎,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精囊炎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详细方法是精囊炎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刻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刻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刻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4)对于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在意外接触 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a.血清学检测 应立刻检测HBsAg、抗-HBs、ALT 等,并在3 和6 个月内复查。b.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进行特别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详,应立刻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μg),于1 和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 (各20μg)。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视详细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乙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有可靠的保证。从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在90%以上,接种疫苗后三年,保护率在80%以上;而且,只要疫苗合用方法相宜,疫苗HbsAg含量足够并稳定,疫苗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Tag:精囊炎(68)疫苗接种(4)乙肝疫苗(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严禁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关注

    全站搜索

    推荐阅读